新闻动态
歼-10C立大功后中方收到西非紧急订单炮弹防空系统都想要
这几天印巴边境冲突中,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表现惊人,这一战,直接击碎了“阵风”战机在世界各国心中的水平,当各国负责采购军备的负责人,将目光转移到歼-10C上时,心中定会浮出“我要拿下它”的想法。
根据巴基斯坦军方公布的战报显示,其装备的歼-10C在空战中成功击落多架印度空军战机,这中间还包括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
虽然印度方面未予承认,但多方消息源证实了这一战果,促使部分国家重新评估中国武器装备的实战能力。
阵风作为法国达索公司的拳头产品,自2001年服役以来长期保持零战损记录,被北约国家视为四代半战机的技术标杆。
该机型具备空战、对地攻击、核威慑等多功能特性,单价超过2亿美元,目前已在12个国家服役,外销总量超过300架。
印度是其最大客户,2016年以88亿美元采购36架,创下欧洲战机出口单价纪录。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公开宣称阵风性能优于中国歼-20,可如今歼-20还没对上,便被第一级的歼-10C碾压,此次实战失利可谓是狠狠打了法国军工的脸。
这次歼-10C的实战表现实在太引人注目了,西非国家尼日利亚迅速采取行动,其国防部长率代表团访华,着重参观了中国北方工业,接着又商讨了军事领域方面的合作,其目的不言而喻。
根据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方将向尼日利亚转让弹药生产技术,包括7.62毫米步枪弹、9毫米手枪弹等基础弹药的生产线建设,同时提供黄铜弹壳、弹头被甲等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
尼日利亚是中国军工的传统客户,2020年,该国以1.52亿美元采购35辆VT-4主战坦克,单价约500万美元,仅为西方同种类型的产品的60%。
这些坦克配备125毫米滑膛炮、主动防御系统和数字化火控系统,在2021年反恐行动中成功拦截火箭弹袭击,被尼军方评价为改变战场态势的装备。
尼方选择中国装备主要是基于三个考量:技术适用性很强、性价比优势显著、不受政治条件限制。
相较于西方武器出口附带的人权审查等条款,中国军贸更注重实用性和客户自主权。
此次军购合作,尼日利亚计划通过技术引进,在2030年前实现50%武器装备本土化生产,逐步摆脱对进口武器的依赖。
中方提供的全链条支持模式,包含装备交付、人员培训、技术转让和本地化生产,正契合非洲国家的长期发展需求,这种合作方式区别于传统军贸的单纯买卖关系,更注重提升合作伙伴的自主国防能力。
这次歼-10C的实战打破了过去西方对中国武器的偏见,长期以来,欧美媒体渲染中国武器可靠性不足缺乏创新,质疑其对抗主流西方装备的能力。
此次空战结果客观上提供了对比样本:霹雳-15E导弹200公里射程远超法国米卡导弹,AESA雷达探测距离比阵风装备的雷达远40%,电子战系统也展现出更强抗干扰的能力,这些技术参数通过实战得到检验,增强了国际市场对中国高端武器的信心。
军贸有经验的人指出,现代武器采购决策越来越注重实战检验,传统武器出口强国依靠品牌溢价和历史声誉维持市场占有率的策略正面临挑战。
军工需求更关注装备在真实战场环境中的表现,以及供应商能否提供持续的技术上的支持和升级服务。
中国军工企业近年来在售后服务、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改进,正逐渐改变其在国际市场的定位。
法国阵风战机此前在中东、北非市场占了重要份额,但潜在客户现在可能重新评估采购计划。
印度原本计划增购114架阵风的,现在可能要考虑别的选项了,与此同时,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多个传统西方武器进口国,经过这次歼-10C的大放光彩后,相信都加大了对中国装备的考察力度。
歼-10C的成功不仅将为未来带来直接订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其他高端武器出口铺平了道路,包括隐身战机、无人机系统、防空导弹等装备都可能因此受益。
未来几年,随着更多中国装备在海外服役并接受实战检验,全球军贸格局可能迎来更深层次的调整。
出口产品不宜太过于便宜了!对比西方同种类型的产品的价格不应低于其70%,过于低廉的价格不利于企业和员工收入提升,不利于国内需求的改善。对于那种动辄低于竞争对手一半或一半多价格去出口产品的公司,实在是愚蠢可恶之极!
懂行的都知道, 立功的是預警機雷達和PL15,掛到殲7上一樣能打贏[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我说嘛,中国早就该把军工产品出口当成经济头等大事来抓!一架战机赚的钱需要生产多少件衣服才抵得上。飞机,导弹,火箭炮,052,054,055都可以卖,075.076这些也都可以卖。但是只能按人民币计价,美元免谈。